(本文原刊于8月14日,作者为The Athletic记者Sam Vecenie,文章观点不代表译者立场。)
每个NBA赛季落幕之后,重新审视前一年的新秀表现总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尝试。
如今,我们正将目光投向2024届选秀球员的新秀赛季表现。某种程度上,这样的重新排序或许略显仓促——毕竟这些年轻球员的职业生涯才刚刚起步,我们只能依据他们第一年的赛场表现拼凑未来发展的可能轨迹。考虑到他们中许多人年仅20岁,预测的成分依然占据较大比重。
尽管如此,新秀赛季的表现仍是评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这不是随意为之的重新洗牌,而是基于现有信息对未来走向的合理推测。没有任何一位球员会仅因新秀年的表现就被定下终论。因此,在他们即将开启职业生涯第二年的节点,审视哪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、哪些人仍具潜力,无疑具有积极意义。
从整体质量来看,这届新秀堪称2016-17赛季(马尔科姆·布罗格登获最佳新秀)以来最弱的一届,这也与选秀前外界对其的普遍低预期相符。在我的选前评估中,没有将任何球员列入第一或第二梯队(通常为潜在全明星保留)。事实上,至今我仍未看到本届中有谁具备明显的全明星潜质。当然,总会有人突破预期——即便是公认近25年最弱的2000届选秀,也诞生了迈克尔·里德、肯扬·马丁和贾马尔·马格洛伊尔三位全明星。但要押注本届任何人达到这一高度,目前仍缺乏足够依据。
建议大家以动态眼光看待本次排名,这仅是基于现状的快照。未来仍有很大变数。尽管我认为本届缺乏锁定首发位置的球员,但相信会有多人成长为可靠的角色球员。从这一角度而言,本届选秀的深度值得肯定。通常一届选秀能产出20-25名合格轮换球员,尽管我对顶尖天赋存疑,但预计2024届在轮换球员数量上将达到不错水平。
闲言少叙,让我们进入重排结果:
状元:斯蒂芬·卡斯尔(圣安东尼奥马刺)
原顺位:第4
卡斯尔当选年度最佳新秀可谓实至名归。赛季初期他的表现虽有波动,但自三月初起便持续高光直至赛季收官。在最后25场比赛中,他场均能贡献19.3分5.6助攻5.2篮板,投篮命中率46%,场均还能搏得6次罚球。随着球权增加,他展现出成熟的传球组织能力,同时保持了初入联盟时就备受肯定的防守韧性。
身高1米98、体重97公斤的卡斯尔拥有出色的身体条件,并逐渐学会利用体型优势。他在挡拆中的节奏掌控显得沉着老练。最终其上限将取决于得分效率的提升——三分命中率仅28.5%的投射表现显然需要改进。
若现在必须选择一位本届球员成为全明星,我会押注卡斯尔。不过在马刺与福克斯和哈珀共享后场的情况下,其持球机会可能受限。但他在康涅狄格大学已证明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能助力胜利,凭借的是与生俱来的空间感知力。他总能快速解读比赛并做出反应,这种高篮球智商即使投篮未见改善,也有望使其成为季后赛能发挥作用的非射手型球员。
榜眼:扎卡里·里萨谢(亚特兰大老鹰)
原顺位:状元
凭借赛季末段的强势表现,里萨谢在最佳新秀评选中跃居第二。他本质上是高球商无球侧翼,一旦获得机会便能高效终结。三分命中率接近36%,篮下终结也相当稳定。
他对进攻弱侧有着敏锐嗅觉,常通过反跑或外弹撕裂防守。空切时机把握精妙,总能洞察防守漏洞。防守端虽非顶级大闸,但轮转积极且位置感出色,具备多位置防守适应性。
常规赛最后35场,他场均14.9分3.6篮板,三项命中率达到51.8%/42.1%/71.6%。其表现已勾勒出优质首发侧翼的雏形,有望长留联盟。
探花:贾里德·麦凯恩(费城76人)
原顺位:第16
当76人因伤病潮被迫重用麦凯恩时,他展现了进攻端的全部潜力。在11月8日至12月4日的13场比赛里,他场均砍下21.7分3篮板3.2助攻,三项命中率47%/40%/85%。这些数据源自竞争激烈的赛季初期,含金量远胜赛季末的垃圾时间。
期间他对阵尼克斯取23分,对骑士砍34分10助攻,客战魔术得29分,连续客场对热火、灰熊均获20+,最后在篮网身上轰下30分。其爆发式表现堪称本届独一档。
顶替马克西担任主控期间,他展现出超越射手持球开发的潜力。虽因半月板撕裂于12月13日赛季报销,但其进攻天赋已显露无疑。长期来看与马克西的后场搭配存在尺寸隐患,但麦凯恩的进攻上限值得期待。
第4顺位:里德·谢泼德(休斯顿火箭)
原顺位:探花
尽管新秀赛季表现平淡,我仍看好谢泼德的长期潜力。在缺乏明星潜质的本届新秀中,他是少数具备上升空间的球员。其传球视野与投篮能力的结合,有望使其成为重要战术发起点。
在深度雄厚、高居西部第二的火箭阵中,他仅获654分钟出场时间且效率不佳,防守挣扎且远投失准。但其挡拆创造力与组织能力依然亮眼,夏季联赛更展现出良好节奏感。火箭对其充满信心——范弗里特仅剩两年的合同实则可交易,为谢泼德未来铺路。
[[HTML_fa1f9d94f60882b2f8953f294d35f59